2017-04-18

【投書】醫師納入勞基法的他山之石

文/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陳亮甫

去年蔡英文總統於競選政見當中力挺醫師納入《勞基法》保障,大眾引頸企盼已久終於讓第一任衛福部長林奏延「畫押」納入日期、也獲得繼任部長陳時中的表態背書。

在改善醫療環境、兼顧民眾就醫品質的面向上,僅有《勞基法》勢無所成,但過去諸多醫師過勞倒下的慘痛教訓,彷彿撥快醫療崩壞的「末日時鐘」,令我們不得不正視止血。

消息既出,引起諸多醫界前輩(譬如馬偕醫院施壽全院長)的討論指教,撰文抒發對於重大醫療政策改革的恐慌。其實這一切的討論並不意外,也無須將誰打為十惡不赦,國外在相關改革上的路徑或許值得吾人借鏡。

1984 年美國一位年輕人 Libby Zion 受到缺乏休息的醫護人員照料,因醫療疏失不幸喪生。該意外催動了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委員會 (ACGME) 出台一份關於住院醫師工時的限制,並且雷厲風行般貫徹至各教學醫院,違反者可能被剝奪訓練資格,等同喪失重要人力與政府補助。該規範在其後的三十年內一再受到檢討與修正,每周 80 小時的工時上限得以維持,但長工時科別屢屢批評該限制缺乏彈性。

挑戰者當中最有名者當屬執行 FIRST 試驗(外科受訓醫師執勤時數規範彈性試驗)與 iCOMPARE 試驗(最佳化病患安全與住院醫師教育模式之個體化效用比較)的團隊,前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外科住院醫師在每周 80 小時的限度內,連續工作 28 小時甚至更久,並不會影響病人治療效果。相關的研究結果甚至動搖了原先第一年住院醫師不得連續工作超過 16 小時的規定,迫使醫學教育委員會在 2016 年允許住院醫師連續工作 24 小時。

但上述的實驗也引發醫師與病友團體的不滿,指出上述實驗在研究倫理與方法上的缺失,違反了保障病人的初衷。重要的論點認為,醫療照護並非醫師獨立作業,在團隊合作還是可以達到原先的照護品質,上述兩實驗利用其研究設計,原先就立於不敗之地,其實是為了掩護其工時彈性化的企圖,可能導致對於醫療人員更深的剝削。這些「打臉」與「反打臉」平分秋色,注定了工時政策持續被關注的命運。

回頭看台灣目前所面臨的爭議,我想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文明、重視人權的國家所必經的路途,其中的紛擾都是為了讓改革的巨輪得以運作而沒有遺憾。如今衛福部為了讓民國 108 年 9 月納入《勞基法》的初衷得以盡現,而不引發過多副作用,宣布再將每周工時上限下修至 80 小時,好似終於看見先進國家的車尾燈,長期習得無力的醫界似乎能醞釀些許改變。

如今爭議的關鍵也不該只是文字遊戲、意氣之爭,我們更想知道:調漲部分負擔以達分級轉診的策略是否得其所願?資深住院醫師因應工時限制也要投入第一線值班人力,對其次專科訓練權益有無影響?讓更多主治醫師分擔值班工作,是否有相應的工時限制並讓其有適當的報償?

期待前輩們的仗義執言、對於工時政策的殷殷關切,能促成普羅醫師們了解、討論《勞基法》,更期待由下而上達成勞資合意的工時規則,保障病人安全亦避免醫師過勞。

2017-04-17

【文章】長期照顧的「英國之春」

本文取自公醫時代

「長照」一直是最讓歐洲「福利國家」感到「難堪」的領域:普及、公平、優質的福利服務,遇到了「照顧」,這些國家在怎麼驕傲都還沒有人做得到。其中,英國又最「惡名昭彰」。

最近英國各大長照相關組織紛紛起來發難(幾乎所有你想得到的)。包括老人福利團體,家庭照顧者組織,以及專業團體,都以各種不同的倡議方式,提高分貝希望政府正視社會照顧體系即將崩潰的事實。

2017-04-06

【醫勞新聞】第十期醫勞新聞已出版

大家好,醫勞新聞來到第十期囉!

認識「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草案)」
衛服部最新公告的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將在今年八月上路囉!快來看看有什麼和自身相關的權利義務。

美國各州護病比法規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越資深的註冊護理師 (Registered Nurse, RN) 越能降低病人出現不良反應上有相關性。故適量的護理人力與人 力保留在維持病人照護品質上是極重要的一件事。

你我都是工作者,不可不知的職業醫學 ─── 陳秉暉
職醫關切的即是預防勞動者的疾病衍生,身為職醫能在前端維護眾多工作者的健康,亦能使後端的醫護人員負荷減輕。

請點選這裡訂閱醫勞新聞。第十期醫勞新聞完整報導,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