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文章】急診醫師:濫用急診當然不對,但全額收費制卻可能讓醫療糾紛更加嚴重 @關鍵評論網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11927/文:金冠成(衛生福利部立台北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陳亮甫(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
近期健保署為改善急診壅塞、制止輕症民眾濫用急診狀況,擬修訂《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這一則行政命令當中的條文,讓「應該出院卻滯留急診」或是「輕症不該來急診看診」的民眾,必須接受強制轉院或全額支付費用。
平心而論,此舉回應了醫界長期以來對於「急診因為便宜而被濫用」的抱怨,以及近期對於急診壅塞的關注,但作為第一線急診人員,這個大膽的作法也著實令人憂心。首先患者來到急診的病況往往多變難以捉摸,縱使有各種指導方針告訴醫師何謂安全指標,卻不是每位病人的狀況都符合教科書上的描述。
如果衛福部打算採行的是「正面表列」出幾種不適合繼續留在急診的病況,則會發生的情況是對於現況的改善甚微,因為真正符合該標準的肯定是數量不多的輕症患者,而以往在醫學中心的經驗也顯示其實狀況輕微的患者多半願意等待,也並非造成急診壅塞和氣氛緊張的最嚴峻原因。
其次,收費制度其實是將患者、家屬與醫護更推上糾紛的懸崖,假若真有醫師依憑自身信心做出某個病人必須退掛、轉院或是離院,否則就得全額自費的判斷,那麼可以預想的是急診室將會爆發更多的衝突甚至暴力事件,更多「叫我出院,出了事你要負責嗎?」、「以前才幾百塊,現在才幾千塊,你當醫生的怎麼那麼愛錢」之類劇碼將更頻繁上演。
追根究柢,並不是說台灣民眾就醫習慣差這樣本質性的問題,但我們的醫療制度可以不用讓白色巨塔繼續變得不友善。再者,調高費用設立了一道門檻將部分民眾阻絕於外,所以我們會看到將救護車當計程車使用的不當就醫行為,也會看到急重症長者被子女揹著進醫院(因為擔心救護車要收費)。
 姑且先不論自費是不是造成對弱勢的排除,能夠跨過這道價差門檻的民眾,難保不會一進醫院就嚷著「我付錢,快給我看牙痛」之類的話,若是事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又提高了醫療訴訟的可能性,因為「消費者」更有了一種「買到貴的不良品」心態,而想要取得補償。
最後,在上述種種考量之下,急診醫師恐怕還是依循舊規,不論輕重病症皆收治,偶爾善意勸導民眾可以到中小型醫院急診就醫。但健保署卻據此法令而有了尚方寶劍,更加輕易對急診的某些治療、檢查予以核刪,醫師不會因為拚命診療完大批病患而更獲經濟利益,還要擔心有沒有縱放輕症,最後可能還得面臨來自醫院的業績壓力,因為遭受一定量的核刪。
整起事件下來,作為第一線人員沒有親臨政府的德澤,反而更加感受到自己的無地自容。而我們也想說,衛福部全然憑藉著健保署的掌櫃心態,以為透過財政控制就可以解決問題,這是徹底謬誤的答題方向。以台大醫院來說,急診壅塞最主要的原因還包括住院病患後送不流通,次專科門診收治的病患遠高於急診收治,要解決壅塞必得重新審視醫學中心的定位與角色。
另在轉診方面,現行電子平台尚不足以協助第一線醫師依據床位、專科醫師人手等資訊判斷理想的轉送策略,強制「下轉」、「平轉」欲推行,基層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當權者不知是視而不見,或是無力處理, 如果只想透過財政手段解決一切醫療問題,無非又是想鴕鳥心態粉飾太平。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