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1

【文章】專欄/衛福部聽到護理人員的抗議了嗎? @蕃新聞 (廖偉翔)

光是近一個月以來,跟護理人員有關的新聞就占了不少媒體版面。讓我們稍為回想一下:2月28號,「一瓶飲料撐全天 血汗護理師吊點滴上班」;3月16號,「嘉基13名護士疑染疥瘡 只穿隔離衣續照顧病患?」;3月25號,「聯醫和平院區爆疥瘡集體感染」;3月29號,「台大急診陷困境 基層網發聲明盼重視」……
若僅是偶爾一兩次新聞報導,人們可以說是偶發事件,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包,醫療體系的主管機關衛福部難辭其咎,絕對不能再裝聾作啞。而前述問題都有一共同的癥結,就是護理人力的不足。2014年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的統計顯示,全台灣有護理執照者,執業率僅有58.4%,意即每10個有護理執照的人當中,只有不到6個人正在執業。而根據調查,關乎病人安全的護理人員與病人比例,評鑑結果有75%醫院無法達標,平均數據更是世界第一的1比13。
如果各醫療院所護理人力足夠,生病的護理人員就能放心請假,若能有人支援,更不用在身體不適的同時,還必須擔心自己是否造成工作夥伴的負擔。如果各醫療院所護理人力足夠,疑似遭疥瘡感染的人員,就能按照職業衛生法規與感染管制措施,讓疑似感染者即時就診與隔離治療,並有充足的人手替補。如果各醫療院所護理人力足夠,台大醫院急診部的基層人員也不需要用自己寶貴的下班時間發聯合聲明,實際的護病比,不會來到1比14的誇張數字。
衛福部面對這樣的沉痛指控,可能會千篇一律地回應,我們有重視此問題,有許多政策要多管齊下來解決護理人力的缺口。譬如說,健保署推動的「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方案」?衛福部網站上2014年10月的新聞是這麼寫的:「近6年額外編列鼓勵專款91.65億元……以鼓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提高護理人員薪資、夜班費、加班費及加發獎勵金等獎勵措施,讓護理不再血汗,願意留任,進而提升住院病人護理照護品質。」但根據醫改會的調查,2012年和2013年領到錢的醫院,僅各有45%、49%增加護理人力。更有甚者,某些受此方案補助的醫院,將款項用於購買護士節禮品、添購護理工作車、買制服……等醫院固定的支出項目。補助沒用到基層人員身上,也難怪沒人想繼續待在這種環境裡工作。
至此,我想起一名護理系的學弟跟我說過的話。他說,剛進護理系大一的時候,有的高年級或畢業的學長姐說,環境很險惡,要轉系就趕快離開;但是系上老師又說,以後接觸臨床,你就知道學的東西價值在哪裡了。他感到很疑惑,因為兩邊說的都不是沒有道理。
仔細想來,會讓內心衝突越演越烈的主因,正是放任護理職場環境惡化的衛福部。其實,沒有離開護理工作崗位,願意發出不平之鳴的護理人員,哪一位不是打從心底為病人著想呢。不知道衛福部聽到護理人員的抗議了嗎?

2015-03-29

【公告】台大醫院急診部基層人員聯合聲明──給院方的一封信

連署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IH_B1mnbxBbJ1SQ2amrmO1R8cieVh259E96g8cb6yzo/viewform?c=0&w=1

我們有三點訴求如下: 1. 制定全院病人壅塞緊急應變制度(病房門診支援、減少壅塞時期非緊急行政文書工作) 醫院有龐大的資源能緩衝病人擁塞,不應擔心全院會被拖下水而把問題侷限在急診。預期急診壅塞即將發生時,醫院有責任以全院資源處理急診壅塞問題,而非基層人員苦不堪言時才擬定應變方案。我們建議當來診數過多或暫留病人無空間可安置時,加開門診以分流輕症病人、增加全院急診收床比例上限、加派支援醫護人力照護暫留病患,找出任何延遲病人住院之原因並加以改善,另外在嚴重壅塞時段減少臨床人員不必要之行政文書工作。 2. 公開透明的住院收床制度 台大醫院因為分科詳細,每個病房都有不同的收治標準,因此造成病患在急診候床時間不一,有時候輕症病人反而較快收住院。雖然目前有急診後送病房以及公床制度,但是我們仍然看到許多複雜病情病人留滯在急診。我們急需一套公開透明的收床制度讓急、重、難、罕病人能夠儘早住院,而病情較輕的病人才在急診治療或是協助轉院。 3. 保障醫護病權益 (落實實際護病比1:7、改善不合理待命制度、保障合理月休天數) 已有學術研究明確指出當護病比超過1:6,護理人員每多照顧一名病患,病人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七。目前急診的實際護病比來到誇張的1:14,我們這個數字離落實醫療評鑑所規定的1:7相差甚遠,護理人力計算也不應納入非擔任主護之護理人員。另外,待命制度本是因應臨時重大災難而設,現在啟動待命人員頻率過高,護理人員待命時被迫成為臨時工,頻繁地被要求回醫院上班造成有假休不得的狀況。因此我們要求合理化待命制度,待命時間應併入工時計算並保障月休天數,不得變相加班。

2015-03-23

【工作坊】高醫X成大X醫勞小組─醫師臨床培育與勞動工作坊

高醫X成大X醫勞小組─醫師臨床培育與勞動工作坊大成功!】
醫勞小組這次也到南部弄假牙了!!
在美好的周日一起認識醫師勞動議題!
邀請實習醫學生現身說法談醫院生態
與爭取權益所面臨的挑戰,而透過"組織"將成為後盾
下午更徹底地回溯高醫實習醫學生林彥廷案
重新省思Intern雖以學習為導向,但仍不能否定其勞動事實
而苦無實質法規保障,路走的更崎嶇
醫療議題百百種,在此次工作坊
健保、醫糾、病歷中文化均引起大家熱烈迴響
請大家關注未來醫勞小組高醫分部的活動
在濁水溪以南,醫師勞動議題仍會同步關注!!
推薦高醫醫學生在地好報 新謬思公民意識報
高雄醫勞議題不缺席:
「高醫就算沒有Intern,一樣可以運作得很好」
http://letsmuse2014.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55.html

2015-03-20

【公告】陳節如委員: 《學習和勞動真的那麼難區分嗎?》

今天下午陳節如立法委員在總質詢時,提出關於實習醫學生勞動權益的問題,當場要求行政院長毛治國以及其他相關部會首長應該正視。毛治國院長則承諾會在一個月內針對本議題提出解決方案,同時質詢的議題還有大專院校兼任研究助理的勞動條件問題。
以下引自陳節如委員臉書:
《學習和勞動真的那麼難區分嗎?》
「實習醫學生工作權益保障」:現行實習醫學生至醫院實習,領有生活津貼與值班費,顯有實質雇傭關係,然健保依附家人投保外,也未納入勞保,僅有商業團體保險,醫院藉此規避社會保險義務,也使實習醫學生之勞動權益大打折扣。目前教育部與衛福部雖已共同擬訂出「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教學指引」,然在各教學醫院違規狀況頻傳時,卻未有相應之處罰機制,換言之,並無實質法律約束力。
因此,教育部應本於保障學生權益角色確保實習醫學生之工作權益;身為醫院主管機關之衛福部不應有所阻攔;勞動部則應積極協助認定實習醫學生工作事實及其所應有之工作保障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84948368253317&set=a.377288692352622.87956.100002144824448&type=1&pnref=story
立法院質詢內容影片ivod:
http://ivod.ly.gov.tw/Play/VOD/80511/1M

2015-03-17

【陽明分部】講座「白色巨塔中的陰性勞動」

【白色巨塔中的陰性勞動】
講座順利結束。
小編最開心的是,今天有許多生面孔,
包括許多外校同學、社會人士、健康相關科系等,
會後的問答也是一波接一波!
為了讓沒有來的大家,也能參與其中,
在此轉錄骨關區段念不完的,
陽大蔬果五七九葉同學心得全文
----------------------------------------------
"剛被誤認成護士,超不爽的"
背後是怎麼樣的想法讓女醫師"自然"的說出這句話?
然後又招致護理系的朋友更多的不爽,
剛聽完璇璘學姊知識密度超高的陰性勞動講座,
想來理理思緒,講座後的討論更是精彩:D
談"照顧(care)"如何被建構是具有陰性氣質的
也帶大家認識何謂"情緒勞動":
我們為了工作需要掛上微笑、換個態度,是被要求、被訓練的(看看我們的臨溝XD),
而照顧工作屬於"再生產",比起物質,是較難被衡量價值,
而被認為是低技術、被貶抑、忽視情感連帶重要性的一份工作。
當然,在醫院的阿掃、照服員,甚至護理師、intern的照顧工作也在陽剛的醫療資本體系中視為位階較低。
像阿掃每天日復一日的清掃每天都會變髒的廁所,
中間沒有任何物質產出,只是讓它不會惡化,一個維持的概念
就可說是"再生產勞動(Reproductive labor)"
而醫療其實也是"再生產勞動"吧!
醫護人員讓人們的身體不要惡化,開刀住院如維修進場保養,讓人們病好了,勞動力再次投入市場。
想起最近要推的長照雙法,得要有錢又有照顧人力才能支撐。
而這樣低薪、不友善的照服員工作環境可能就來自於對照顧工作的勞動價值貶抑。
要能好好照顧一個人吃穿、和一家老小心平氣和維持良好關係也是一門專業
也期待哪天住院醫師都能毫無顧慮的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來放育嬰假,不管男女都能不再擔心訓練、考專科醫師執照、排擠學弟妹名額等而放棄自己對家庭的規劃。
回家育嬰生子也是新生代勞動力的再生產啊!

2015-03-14

【工作坊】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今天與北醫義鬥社於台北醫學大學舉辦「寫他們的名字」醫療勞動現場訪調工作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24477367832524/)。


除了透過桌遊、跑關等活動帶大家了解各類醫事人員執業與勞動現況、邀請醫檢師與職治師來到現場分享臨床工作經驗,也請到醫藥記者分享經驗與訪談技巧,活動圓滿成功,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smile 表情符號

我們將於5/2(日)呈現各組訪調的成果,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



2015-03-01

【公告】共生音樂節──新樂團血尿那卡西

讓我們種一棵樹
不是為了記憶死
而是擁抱生
從每一株新芽
從每一片新葉
從每一環新的年輪
希望的光合作用在成長
茂盛的樹影會撫慰受傷的土地
涼爽的綠蔭會安慰疼痛的心
節錄自
這一天,讓我們種一棵樹-李敏勇
(共生音樂節閉幕詩)
-----------------------------------------------------
昨日為二二八紀念日,醫勞小組至共生音樂節擺攤。
和現場許多NGOs一起為理念打拼。
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像是種下一顆顆的種子,
總有一天會如詩人所說,長成一片茂盛。
而我們的新團-血尿那卡西,
也賣力的透過歌曲,和大家宣傳醫師勞動的困境。
很謝謝每一位願意駐足聆聽的朋友們,
以及特別替我們製作標語的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大家的關注,都是醫勞小組前進的動力!
青年再起,我們下回見!